第501章 醉鬼

        

        钧台的宴会在继续。

        皇太孙还是个小孩,大家想的多多了。

        很多人想的都没达到,怎么都得捞点回去,不是剩菜。

        虽然有人喜欢剩菜,但自家不知道多少剩菜的,就看不上了。

        永宁郡主和她娘安静的坐着,反正自家不缺吃的,也不用剩菜。

        晋王妃不需要存在感,孟家和废帝都完了,自家日子好过了,知足。

        不过,郡主也懂,一群想做帝师的,发现老祖才是帝师。

        甚至老祖说带走就带走,郡主也想出去玩。

        郡主就突发奇想,和娘低声说:“我去盖臧城?”

        晋王妃吓一跳,看女儿。

        郡主听说,老祖还挺宠吴元礼的,她对吴元礼好奇。

        晋王妃想想:“那边现在不安稳,你要去也换个时候。”

        郡主一想:“我习武。”看王素宁那丫鬟都能成高手。

        郡主越想越对,虽然不指望和石太君那样,去战场救人,至少也能拎起剑。

        晋王妃想半天,这算吴家的事了?

        若是真能继承石太君,那也不错。

        家里没个厉害的儿子,有个女儿替大郑守天下,骄傲。

        郡主看着,有些小娘子想嫁汪三州,是惦记他在凤阁的实权吧?

        凤阁,多少人惦记?

        朝廷又给汪三州正名了,廖氏封贞懿夫人了。好像哪个贵女嫁过去都不辱没了。

        郡主低声和娘说:“那个梁震霆还没定亲。”

        晋王妃看女儿,想什么?

        郡主示意她娘看,齐国大长公主的孙女、也就是她表姐齐清淑。

        晋王妃瞅一眼,竟然很不错?越想越不错!

        齐清淑、要说也是被孟家坑了一把,现在算望门寡。

        齐清淑的胞兄齐凤,就是习武、受伤、在家躺着那个。

        既然齐凤要从军,和梁震霆还不错哩?

        赶紧趁梁震霆还不显的时候定下来,要不然以后又得抢了。

        齐清淑十九岁了,挺清雅。反正不管怎么地,家里不是养不起她。

        齐国大长公主看晋王妃的意思太明显,把她叫到跟前问。

        晋王妃和大长公主耳语:“那个梁叔威如何?”

        齐公主看她。

        晋王妃任由老姑看。

        齐公主点头:“得赶紧定下来。”

        晋王妃提醒:“暂时军功还没算清,再等一等也使得。”

        齐公主乐了。吴元礼是这样,梁叔威也这样。不过,齐清淑虽然大了些,再等一两年也不是不行。

        至于孟家狗屁倒灶的事儿就不说了。

        有人正撩齐清淑:“你不是最喜欢汪三州?”

        齐国大长公主叫女官:“掌嘴。”

        女官过去,啪、就是一巴掌。

        大长公主教训小辈、都不需要多少道理。

        至于孙女是不是喜欢汪三州这事儿,还真交流过。

        平白无故的,谁不喜欢汪三州这样长得好、有能耐?但乱讲就不行。

        他要去撩汪三州自己去。

        齐清淑以后还要好好嫁人,不像这些,一天都盯的什么?

        几个寡妇还有别的心思,齐国大长公主看他们就是自取其辱。好在还有点脑子没贸然开口。

        寡妇先去问圣人:“九世善人、封什么?”

        郭太后说:“无可封。由天下人封吧。”

        寡妇没多想,就继续说:“女子怎能为帝师?”

        汪汝迁被使劲瞧,就趁着喝醉了:“以后女子不用相夫教子了,那无家长的人家,子女都该卖了。若是遇到好主子,或许还不错。”

        晋王看他醉的不轻:“女子不该守寡,都该嫁了。嫁了人,自然要守妇道。”

        沈用亨问:“女子不相夫教子,一天都做什么?为奴为婢伺候家长?”

        都是在骂人的。

        祈镐没喝醉。心想有些妇人,像千金长公主,让她守妇道、伺候男子?

        像圣人就完全没问题,相夫教子也是没问题的。

        寡妇还想挣扎:“妾不是这意思。”

        汪汝迁醉的厉害,提个问题:“皇室是不是该容纳那些失德的?虽然大家都不说,但天下人都长了眼睛。”

        郭太后明确回答:“失德必受其咎。”

        汪汝迁突然开始唱。声音挺好,腔是苒若她们玩的,诗现场发挥。

        永宁郡主听的目瞪口呆。

        晋王妃感慨,是真厉害!

        其实失德的人,大家会有一个评判。

        不知不觉就失去很多东西。像孟家失了人心,一遭失去所有。

        楚王觉得,这像太上感应篇,劝人修德。

        虽然好心难劝该死的鬼,还有很多不该死的,能好一点、就逃过一劫。

        德这个东西确实是这样。

        鲁王听着,从一个人到一个国,这也太华丽!

        国有德,则国祚不绝。国之德,就像这些人。

        所以,为了国祚,就该收拾他们了。

        汪汝迁唱完,醉倒,够狂。

        沈用亨是真醉了,站起来:“为大郑国祚,敬汪三州!”

        郭太后开口:“赏黄金百两。”

        有内官来回禀:“峡州大儒杜俦到钧都。”

        汪汝迁酒未醒:“他?呵……”

        一群张着嘴要夸的,被汪小奴呵没了。

        欧阳纪也三分醉:“呵不是去飞海书院了?”

        国子监有人不知道:“去飞海书院做什么?”

        欧阳纪醉了也狂:“飞海书院,二百万两银子!听说不是全部,以后每年、每年还有!”

        很多人疯:“海州这是要做什么?”

        有人抖机灵、跑到圣人跟前喊:“一定要警惕!海州那些商人!”

        晋王接了话:“银子用于教化难道不对?就该送到你家去?到时抄家几天搬不完,多辛苦?”

        抖机灵的、急了:“我这是为了大郑!那些商人!”

        晋王身体好了、勇敢的怼:“看不起商人?你看得起银子吗?户部说没银子,打仗、赈灾、官吏的俸禄,哪样不要银子?想让商人好好赚银子,凭你一张嘴吗?老百姓也得好起来,那才是大郑之德!”

        祈镐也说一句:“新皇登基,封赏天下,还不知道哪来的银子?”

        新皇登基,不只是大赦,还有免税、直接的赏赐等。

        那都需要银子。

        把海州几家查抄了,固然不少。

        但这事儿,少少给,多多给,自然是越多越好。

        但没银子的时候,就算皇帝勒紧裤腰带也没的。

        或许这些人家里有,再抄几家?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