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就是仙丹

        

        汪家的门口,现在的气氛、算不错了。

        巷子里的气氛还行,虽然需要重修。

        但只要有银子,那些住了几十年的旧房子、巴不得修。

        不少人凑一块,商量着要盖两层要怎么地。

        依旧有挺多来看热闹的。

        完全不担心没人。板桥乡人多得是,还有更多人赶来。

        挺多人恨着老祖,又挺想从老祖那儿得好处。

        又一个妇人越众而出,三十多岁很强悍的样子,那股味儿是扑面而来。

        有的人天生的优越感,即便对着老祖,伸手就指着她、教训!

        王素宁将人拍没了。

        后边有人没来得及说:“这是永州知州的夫人。”

        夫人还有一大群人、才挤出来,给夫人收尸都没的。

        野蔓将他们都送走,问:“永州的知州怎么到这儿了?”

        完全不路过,甚至离的比较远。

        这些人知道的就比较多,压根不用审那个。

        一个妇人笑道:“大家都到海州、富州,她家当然也盯着这儿。海商那么赚,还想将海州取代呢。”

        野蔓明白了:“浑水摸鱼?”

        妇人说:“鱼和水都要。”

        野蔓摇摇头:“心太大。”

        妇人笑起来好看:“几个能和你比,这不要那不要?那是恨不能占三个州。”

        揶揄汪三州。人家那要的还不是普通的州,得海州这样。

        野蔓在这儿坐的还不错。

        外边的人挤着一点地方、乐意。很多人是只闻老祖的名,着实想见她人。

        像钧都、趴墙头,海州又不给趴。

        有人主动交代:“永州那个知州,是薛国大长公主那边的外甥。”

        野蔓感慨:“这么厉害的。”

        武林高手也感慨:“这个一般是不敢下手的,牵涉比较多。”

        野蔓说:“所以行侠仗义就有问题。就算歼相杀得,下场多半不太好。”

        武林高手目瞪口呆,老祖厉害!一开口就要杀歼相。

        不过,老祖将皇帝都废了,所以,一般的行侠仗义得和老祖学。

        不是不行,而是要有足够的能耐。

        那些人想教训老祖,不是不行,但说的得有理,而不是歪理。

        一天瞎扯淡、以为别人都没长脑子没长嘴?

        一群年轻人,疯狂的杀过来。

        这是真疯,别人闪避。

        武林高手就看着,老祖一抬手,死一大片。后边搞事情的都被拍了。

        一些闪避的、大骂:“这还敢!就是贼心不死,就不能做个人!”

        药陆续的运来。

        野蔓进屋,炼丹。

        这种基本的丹,不想干。好在几个丹炉能一块。

        她以前那个丹炉也能用。

        王素宁、苒若、一块帮忙。懒得和外边瞎扯。

        衙门也是忙的很,好日子是要双手干出来的。

        板桥乡、有不少人帮汪三州,还有不少意见。

        糊弄的也有,不过想想汪阎王,还是做个人吧。

        门外再来一群苦主的时候,一些没事的,就在这儿代替老祖了。

        那妇人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又一遍遍的骂自己儿子。

        莫晓娟突然觉得,这是和老祖学的?但学的不太对吧?

        胥防的老娘,年纪比较大了,就在门口干清闲的活儿。能听的她听,不能听她就装聋。

        胥防现在有出息?整个飞海书院都被压的出不了气。

        飞海书院的名是大,银子砸出来的,一大群人闹出来的。

        书院真正的人、相应的名、还没有。

        老娘也不急。胥防还年轻。日子就好好过着。

        胥防本来就不如汪汝迁,有什么好比的?至于汪汝迁有没有成亲、有没有孩子,别人管个屁。有十个孩子就牛了?

        汪汝迁娘是死了,别人可不能当他娘。一天喜欢占人便宜、装好人。

        院子里,传出浓浓的香气。

        外边都安静了。

        板桥乡大概都安静了。

        大家都知道,老祖是神医,这炼丹是真没说的。

        莫晓娟就看着,门外来个求丹的,和之前的都不一样。

        这位、美妾?娇滴滴、实在是嫩,碰一下都怕她化了水。

        娇滴滴的妾,对谁都娇滴滴的,因为人惹不起。

        她丫鬟就没那么好了,让奴才拿来一千两银子,就喊着:“让人出来!”

        王素宁出来,将人拍没了,银子、示意街坊邻居:“拿去分。”

        街坊邻居面面相觑,这个怕是不太好分。

        依旧有明白的:“她是督粮道的宠妾。”

        王素宁想起那个孟家的女婿:“怎么了?”想起来,“督粮道就很肥?”

        要不然将督粮道的银子拿来修板桥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王素宁去继续忙。

        街坊邻居将银子分了。有的家里比较惨,好歹有个补偿了。

        不少人开始扒督粮道,若是扒出有问题,老祖多半要去收拾。

        大家想要清官吗?趁着老祖在的时候,快!

        大家想搞那些吗?凭什么他们都有娇滴滴的妾?

        一个妾、都敢对老祖吆喝。一个比一个能扒。

        成果喜人。

        莫晓娟目瞪口呆,所以主子说他们厉害。

        只要肯用在正事,其实很多事、大家都看在眼里。

        若是不那么过分,也就是没那么不得人心,那还好点。

        若是一个太黑的,老百姓忍都忍不住。虽然这些不是一般的百姓,但也是呐。

        一些见多识广的,开始更大范围的扒。

        莫晓娟总觉得,要搞出什么来。就算主子现在不处理,朝廷也要处理。

        至于各个干的事儿,该怎么处理,那是朝廷的事儿。

        汪汝迁忙完回来,真是给他的好事儿。

        他进院子,看小娘子不炼丹了,辛苦。

        野蔓问:“你在这儿,还是去海州?”

        汪汝迁明白:“这边差不多了,走吧。”

        廖水仙知道,海州才是主要的。等飞海书院好了,她还过去。

        衙门过来,舍不得汪大人走。

        野蔓给他们一批丹:“看情况给,一颗算十两银子,必须当场吃了、含在嘴里都不行。完了还得看大夫。”

        主簿迷迷糊糊:“这么便宜的吗?”

        野蔓说:“这就是普通的药材,我虽然加了一点,也不是仙丹。”

        一个衙役说:“老祖太谦虚了,对于一般人而言就是仙丹。”

        野蔓说:“别偷吃啊。”

        衙役忙摇头,不敢。要不然回头让汪阎王查出来才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