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疑棺
书名: 盗墓奇缘之海陵记事 作者: 七陌 分类: 耽美

        我们退回到那间墓室里,打算再走一圈仔细的研究研究这些铜镜。走了大概有四分之三的时候,遥哥儿眼睛尖,发现一面铜镜后露出一道很小的缝,他用力一推,后面就露出一条大概容得下一人通过的甬道。

        “大概是刚才爆炸给震出来的。”他从地上捡起一块个头不小的石头掷了进去,过了很久,里面没什么动静,遥哥儿就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进去。”

        他打头走了进去,我把包挂在前面背起白翊飞跟在他后面,墓道不长,很快就走到了头,我把白翊飞放了下来,站在遥哥儿身边等他下一步的指示。

        蜡烛的光线很暗,看不清这间墓室的全貌,遥哥儿就让我把照明弹拿出来,我递给他之后,他嘱咐了一句,让我注意眼睛,还没等我回应他,他就抬起手遮住了我的眼睛,耳边一声响,是他发射了照明弹。

        虽然眼睛被蒙着,但是依然能感觉到刹那的强光,等了一会儿,光线渐渐地变弱,我觉得眼睛应该能适应这种强度的光时,遥哥儿的手却依然没有拿下去,我有些疑惑,抬手把他的手拿下去,转过头去看他,他正面无表情的盯着前方,没有动的意思,也没有说话的意思。

        我皱了皱眉,有点担心的问他:“怎么了?”

        遥哥儿还没回答我,白翊飞就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转过头去,他昂了一下下巴,示意我看前面,我扭过头去超前一看,终于明白为什么遥哥儿会是那样了。

        太震撼了!我相信我这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有机会再见到这种场面。在我们眼前大大小小的摆着不下十具青铜椁,稍一抬眼,就能看到墓室的穹窿顶上悬挂着许多木棺,在青铜椁的左侧不远处,放着一艘规模不算小的船,有些像福建江西地区的船棺葬。而它的右侧是大大小小的瓮棺。

        椁棺,悬棺,船棺,瓮棺,单就我现在看到的,几乎已经差不多涵盖了从石器时代开始,全中国范围内各种典型的葬式,如果不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处,我甚至以为自己在一个展览馆里,而展览的内容就是中国古代葬制。

        震惊之后,我感到浓浓的悲哀,如果老头还在,看到这些该有多高兴,他大概会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小念,这个发现一旦公诸于世,整个考古界都会轰动的!”,如果他还在,我一定会装作不屑一顾,然后在心里默默地和他一起兴奋,如果他还在……只差一步,他就能到达终点,然而这一步他却永远也迈不出去了,我低下头,把手放在心口,低声的说:“爸,你看见了吗?我们到了。”

        “会看到的。”遥哥儿揽过我的肩膀,轻声的说。

        我冲他点了点头,“这里这么多棺不奇怪吗?难道是把整个家族都葬了进来?”

        “你说的也有可能,但我想这里大概只有一具是真的,其他都是扰人耳目的。我以前只见过七星疑棺,倒是没见过这么多的,也不知道这里的排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律?”

        “青铜椁十三具,瓮棺七具,悬棺十一具,船棺一具,不知道里面情况,除了都是奇数之外,这些数字似乎没什么特别的。”白翊飞对遥哥儿说,遥哥儿把那些数字默念了一遍之后对他说:“我过去看看。”

        他刚向前迈了一步,我就拉住了他的胳膊,他侧过身来看着我,我对他说:“一起去。”

        他点头,我手向下滑,直到他手心停了下来,轻轻地握住,他轻笑了一下,对我说:“走吧,先去看看那船棺。”

        我扶了白翊飞,我们三个人就朝那边走,其实明明我们眼前就有青铜椁,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舍近取远去看那船棺,“为什么不先看这些?”

        “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我们这行很忌讳这些,说不定会有尸变。”

        “迷信,尸变也不过是静电反应。”白翊飞在一旁说。

        遥哥儿淡淡的回了一句:“不管是什么,你觉得以我们现在的状况,有能力处理吗?”

        白翊飞被他问的无话可说,只好默默地由我扶着向前走。靠近船棺的时候,才发现这艘船下竟然真的有水,遥哥儿蹲在水边看了一会儿说:“如果不是受了伤,这里说不定可以出去,是活水。”

        他从自己裤子口袋里拿出一个真空包,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递给我,“幸亏我这包炸药有东西隔着,不然咱们也走不到这了,你收好,我拿这袋子装点水。”

        我接过炸药,从自己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小心的包了起来,放进了包里,这可是我们仅剩的杀伤力比较大的武器了。

        遥哥儿拿袋子装了水之后也交给了我,然后拿出绳子打了个结,一甩就套上了船头的木桩,用力的拽了拽,船似乎很结实,并没有松散的痕迹。“我上去看看,夏念你在下面接应我。”

        我本来也想跟着上去,但是一想白翊飞这样要上去肯定不是简单的工程,也就算了,在下面等他。遥哥儿虽然受了伤,但是身手却并没受什么影响,顺着绳子很快就爬了上去,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我一直盯着上面看,白翊飞就拍了拍我的背,“别担心,他不会有事的。”

        “嗯。”我应了一声,事实上我根本没太在意他刚才说的什么,只是条件反射的回应着。

        没过一会儿,遥哥儿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我的视线之中,我松了一口气,直到他沿着绳子跳了下来,在我身边站稳,我心中的大石才算彻底落了下来。

        “情况怎么样?”我问他。

        “这边看不到,其实后面还有六具船棺,这里面有一具尸体。”他说完把手抬到我面前,摊开来,里面躺着一个类似人形的东西,“这个东西应该能解先前中的毒。”

        我拿起来看,那东西长成人形,有一寸来高,滑腻腻的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这是什么?能解毒?”

        “应该能解。”他把那东西分成三份,把其中的两份分给了我和白翊飞,“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效,不过试试总比不试强,把它吃下去吧。”

        “什么?吃?”别开玩笑了,这东西长的可有点让人难以下咽,“我之前听……林叔叔说,你们林家的人都是药缸里泡大的,百毒不侵,我喝过你的血,应该也没事吧,这东西还是留给白翊飞吧。”说完我就把手里的东西扔到了白翊飞手里。

        “也不是百毒不侵,以防万一还是把这个吃了比较好。”说完他就把那东西吞了下去,白翊飞看他吞了也跟着吃了,现在就剩下我,我把那东西拿过来,问他:“非吃不可?”

        他点了点头,“那好吧。”我认命的闭上眼睛,把那东西塞进嘴里,那东西软软的,我觉得就像一条毛毛虫爬进了嘴里一样,试了几次都咽不下去,我刚想吐出去,嘴突然被堵住了,我睁开眼睛,遥哥儿那双熟悉的眼睛近在咫尺,他……在吻我?

        我脑袋瞬间短路,他的舌头不知怎么就伸进了我嘴里,向前一送,那东西就滑了下去,然后他就退了出去,我捂着嘴看着他不知所措,他笑了一下,问我:“吞下去了吧?”

        我愣愣的点点头,他还是笑,白翊飞在一旁咳了一声,“喂,你当我死的!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棺菇,没想到这地方还能长这东西。”

        “蘑菇?”我缓过神来之后问他,“还好。”

        “棺菇是不是传说中长在尸体鼻骨上的东西?”白翊飞又问了一句,我看着遥哥儿,希望他别肯定,谁知他竟真点了头,我当即开始反胃,遥哥儿就一个劲的拍我的后背,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没有了那恶心的感觉。“以后可千万别给我吃这种东西了!”

        作者有话要说:船棺葬:中国南方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葬俗。因以船形棺为葬具,故名。船棺葬分露天葬和土葬两种。船棺露天葬流行于东南部古越人所在地,主要是福建及江西的武夷山区。福建崇安武夷山的船棺是独木舟形,史称“架壑船棺”、“仙船”、“舟船”等,曾流行于商周至西汉年间。近年考古发现,这种船棺分底盖两部分,均由整段木头刳成,上下套合。底部为船棺的主体,中为长方形盛尸处;盖作半圆形,内部刳空如船逢状。据文献记载,中国中南地区也有类似船棺葬:湖北称“敝艇”,湖南称“船”,广西称“沉香船”、“仙人舟”。船棺土葬系四川古代巴族的葬俗,流行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末。考古发现,四川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县宝轮院有船棺墓葬群,船棺体形硕大笨重,用整段楠木刳凿或用6块整板拼合而成,中部为盛尸处,上有木板为盖。在东南亚和太平洋一些岛屿也行此种葬俗,如越南海防等地发现有船棺墓,婆罗洲有船形棺,所罗门群岛的重要人物也用船棺葬。汤加和萨摩阿群岛酋长的船棺埋于近海处或任其在海上漂泊。

        悬棺葬: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依据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种葬俗。江西贵溪仙岩、福建武夷山、重庆忠县卧马函、重庆奉节县夔峡、风箱峡、四川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曾发现大批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古代悬棺葬遗物。

        文中所写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悬棺葬。

        瓮棺葬:瓮棺葬,古代葬俗之一。古代以瓮、罐一类陶器作葬具的墓葬形式。多见于史前时代(中国流行于新石器时代直到汉代)。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但日本在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有成人瓮棺葬。欧洲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一些文化,还盛行以瓮棺盛放骨灰。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常有儿童瓮棺葬,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居住面下,也有专门的儿童瓮棺葬墓地。有人将洗骨葬和火葬的葬具称作藏骨器或骨灰瓮,以区别于一般瓮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