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书名: 大汉冠军侯 作者: 忧郁的傻旦 分类: 耽美

        一路急行,却见并州地面果然贫瘠,道路两旁几无村庄。日渐西斜,巍巍太行渐渐被抛在身后,杨雷等人的身影也愈拉愈长。

        远远已见上党城,沿路也有了不少的村庄,亦有人在村口张望,待闻得闻听马蹄声响,无不失色,更有的跌跌撞撞往村里跑,及至行的近了,看见只有二十骑,已然松了口气,及看清马上人形容打扮俱是汉人,方放下心。杨雷等人亦是一掠而过,直奔上党城而去,更不停留。

        一行人紧赶慢赶,待来到城门前,却见约七百余人城外列阵,虎视眈眈。杨雷一见,心知误会,急下马,众人亦皆下马,牵马而行。对方为首一将亦自上前,喝道:“来者何人?”

        杨雷细看此人,只见中等个头,面容威严,眉目间一股戾气,知道是战场上染上的杀伐之气,亦是暗赞,好一员威风凛凛的虎将。忽听得发问,一拱手,肃容答道:“徐州杨雷,听闻匈奴马贼祸害乡民,吕都尉募精骑欲驱胡虏,保卫乡民,特与众人前来投效。”

        那将军面不改色,容是那副平静的面容:“既如此,且随我来。”挥挥手,身后之兵闪开一条路,杨雷再赞,治军如此,真将才也。细细观之,但见众军昂首挺胸,铠甲齐整,手中刀枪亦是锃亮,更添一股肃杀之气,显然是精兵中的精兵。

        正打量间已进城门,那将军上马,杨雷等人亦上马,后面跟着数十亲兵。待进了城,只见城中萧索,或许严冬将至,百姓居家避寒之故,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人,偶尔一两个也是匆匆闪在路边,为杨雷这行人让路。杨雷心中奇怪,只是俱在马上行路,却也不好发问。

        待来到城中,却是郡守衙门,心中奇怪,待要发问,那将军已下马将缰绳交予军士,更不多言,只是示意杨雷等人下马。杨雷下马,却让众弟子跟随军士安顿马匹,自己带着史阿典韦跟在那将军后面。那将军亦不多话,看见典韦取双戟在手,眉头略皱了皱,亦不阻拦。

        待来到前厅,只见厅前有军士哨岗,那将军上前道:“请禀都尉大人,卑下高顺求见。”那军士应诺,急忙跑了进去。

        未几,那军士出来道:“都尉大人请高大人及众位大人进去。”

        高顺点点头,便直往里走,杨雷跟上,心中却自思量,他是高顺,那他带的兵就是陷阵营咯,怪不得如此精锐。

        众人进了前厅,只见有两人正在案几旁边指指点点,案几上铺着一尺布帛,应是地图。高顺上前,行了个礼:“末将高顺,见过都尉大人,郡守大人。”

        二人抬起头来,左边的郡守约40多岁,面目苍白,案几旁的油灯给他不多胡子的上镀上一层光晕,更显得心力憔悴。只见他颔首示意,却不发话。

        那右边之人头戴金冠,眉目清秀,气宇轩昂,一脸的傲然凸显着自信。见得众人,急忙起身,豁然大笑:“布不才,听闻众位壮士应募而来,心中自是欢喜。然胡虏凶顽,非骑术武艺俱佳者恐难剿灭。故要相试一番,方得入伍,不知各位意下如何?”略顿了顿,似又想起什么,遂笑道:“今天色已晚,众位且自安歇,待明日清早,校场中一试便知。”

        典韦大怒,擎双戟就欲上前,史阿亦怒,手已按住剑柄。杨雷急忙上前,挡在二人前面,拱手笑道:“都尉大人所言甚是。听闻都尉大人乃是并州第一武将,明日校场之上,定要讨教。”言下之意,亦是不满。

        吕布却不在乎,虽见典韦相貌魁梧,手持双戟份量亦是不轻,仍只是一挥手,即叫高顺带众人去安歇。

        众人随高顺来到一院子里,却见众弟子俱在,见得杨雷众人前来,即上前相告马匹行李俱已安顿好了。高顺见无事,遂道:“杨公子一路劳顿,且歇息,顺告辞。”

        杨雷却道:“高大人且慢,杨雷有事相询。”

        高顺停下脚步,以目示意杨雷尽管问。

        杨雷也不矫情,问道:“方才入城,见街道上几无人烟,何故?”

        高顺答道:“并州贫瘠,百姓更是贫穷,家境中等者亦是在家中避寒,少动即少食,况贫者乎。故每日太阳西沉,百姓即不出户,但避饥寒尔。”

        杨雷心中暗叹,又问道:“方吾等欲进城,见大人所部城门列阵,何如?”

        高顺答道:“顺领兵训练结束,正欲回营,但闻马蹄声响,恐是胡人扰城,故列阵以待,不想却是众位壮士。”

        杨雷一笑,心想怪不得呢,我说守城门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啊。那边典韦忍不住,跳将出来:“吾等诚心投军,吕都尉何故不信。莫非瞧不起我等。”

        高顺肃容道:“非是都尉信不过众位,然胡人凶残,动辄屠村,且精于骑术,一击即遁,吾等虽有精兵亦是无奈。故募精于骑术且武艺娴熟者,今见诸位虽身怀武艺,然战场厮杀不若同人较技。且非骑术精者不能击胡虏也,另弓箭之术亦是马上作战必备,故相试亦是无奈。”

        杨雷听得如此,急问众弟子:“可会射箭?”

        史阿大笑:“公子休要小觑吾等,吾等长于辽东,日于乌桓相较,焉有不懂骑射之理。”

        杨雷一听便放心,他自己没什么担心的,以前部队也要用到弩弓,自己更是射箭爱好者,虽然没有奥运冠军的水平,亦是个中好手。正得意间,忽见典韦神色扭捏,忙问:“典韦你不会射箭?”

        典韦那脸刷的就红了半边,好似锅底着了火,扭捏道:“吾自幼力大,强弓一拉就碎,故不曾习得。然爱掷小戟,十步之内,洞石穿铁,五十步内亦是百发百中。不知可否?”

        杨雷本为典韦担心,忽听此言,觉得亦无不可,急忙望向高顺。高顺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如此亦可。”

        却见典韦仍是一脸扭捏,杨雷奇道:“典韦,你还有什么为难的?”典韦吭吭哧哧道:“这一路行的急,不曾预备的。”众人皆笑。

        高顺亦愣了一下,嘴角微微一挑:“无妨,城中自有工匠,吾叫他连夜赶制几只,以备明日之用。”

        典韦大喜,亲热地拍拍高顺的肩膀:“老高,看你面冷,却是个热心肠。不似那吕布,目中无人,你平日定是受了不少的气,待我明日把他打下马,也替你出这口恶气。”

        高顺咧咧嘴,却说不出话来,那典韦为了表示亲热,手上加了好大力道,直拍的自己龇牙咧嘴,真不知他是不是故意的,待看到典韦一脸憨厚人畜无害的笑容时,心里苦笑,遂告辞找军士准备小戟不提。

        翌日清早,早有军士准备好早餐,众人起身,用餐完毕,牵了马匹,在军士带领下来到校场。

        高顺早已在校场相等,见众人前来,急上前相迎,并叫军士把连夜打造的小戟递给典韦,典韦见了,爱不释手嘿嘿直笑。众人进了校场,来到点将台下,却见周围亦有数百人平民打扮,皆是四方之士应募前来。对面约百人则是盔甲鲜明,明显是军中精锐。

        不多时,忽见旌旗招展,数十骑驰将近来,为首一人,头戴金冠,插着雉尾,眉清目秀,气宇轩昂,披连环凯,系狮蛮带,得胜钩上挂着方天画戟,胯下一匹枣红马,配着身披的大红披风,直若一团火飞奔而来,正是吕布。

        来到点将台前,吕布翻身下马,几步便上了点将台,一挥手,整个校场鸦雀无声,只听得旌旗猎猎作响。吕布目视四周,见军容齐整,甚是满意。遂言:“布奉刺史大人令,招募精骑,以驱胡虏,今日校场演练,望诸君共勉。”手一指那些军容齐整的骑士:“诸君在其中自选对手,马上交锋十招不败者即可。”略顿顿,又说道:“胡人多善射,不败者请自走马射箭,十箭中靶七箭者即可入军中。望诸位努力,必让胡虏匹马不还。”又顿了顿,望向杨雷这边,言道:“若有人愿与本都尉一试,亦无不可。”看来他也记着杨雷昨天的话呢。军士还好,虽然惊讶谁敢和并州第一的都尉大人比武,亦不出声。这边来应募的俱是并州本地人,大多听说甚至有的亲眼见过吕布的勇武,闻得此言,不禁大哗。吕布挥挥手手,自有军士安排人比武。目光仍是看向杨雷这边。

        杨雷心想,来的挺快啊,正欲向前挑战,身后典韦早跳将出来:“小白脸,陈留典韦特来领教。”吕布一看果然是昨天的那个黑大个,嘿嘿冷笑,等你很久了,小样,看看我不好好修理你。好久没个合适的对手了,高顺也差了一截,更何况手下其他那些偏将,这个黑大个看上去颇有勇力,且试试,希望不要让自己失望啊。想着,下的台来,叫军士备马,准备和典韦一战。再望望典韦身边,却见那一群人都没动,甚是惹眼。仔细看了看,都是身怀武艺之辈,听高顺说除了那个杨公子俱是辽东人,怪不得俱是一脸傲然。毕竟那地方也是经常受到乌桓骚扰,骑射自是不差。

        杨雷也发现自己这些人太惹眼了,却也不叫散去找人比武,只是在那里等待。

        高顺过来道:“杨公子,你们这是?”

        “哦,在等着看都尉比武,待会交战熟悉些。”杨雷笑道。

        “这,不需如此吧。不如这样,我来陪公子过过招。”高顺沉吟道。

        “你,无须公子出手,还是让我来吧。”史阿接过话。

        高顺一看杨雷不说话,只是微笑,却也无法,只得备好马匹,欲与史阿一战。

        不一会,清开了地方,就听得鼓声阵阵,这场比武要开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