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夫君来自未来 第212节
书名: 夫君来自未来 作者: 决绝 分类: 穿越

        其实他们都清楚,眼前这人应该不是张志儒安排的,不然张志儒哪用得着在临湖县大肆杀人?他安排一些人把书送到京城,娄家和严县令就完蛋了!

        群情激愤之下,晋王肯定会大义灭亲。

        而且张志儒……应该也不愿意求他们。

        木掌柜也不管一直磕头的常端,对吕庆喜道:“千岁爷,您想不想让张志儒吃个亏?”

        “珍珠你有什么主意?”吕庆喜立刻问。 吕庆喜心里清楚,常端给他出的主意很好,事实上,他就是打算这么干的。

        但他心里不痛快。

        他不喜欢张志儒!张志儒之前还骂过他!

        他凭什么找人写夸张知府的戏文?都还没有过夸他的戏文!

        “千岁爷,您可以对外放话,说张志儒去禾兴府,是您的主意,说他是您的人,”木掌柜笑起来,“本来就是千岁爷您听说了临湖县的事情,才让他去禾兴府的,不是吗?”

        吕庆喜听完……确实啊!就是这么一回事!

        木掌柜又道:“千岁爷您帮张志儒翻了案之后,肯定所有人都会信了这话!到时候张志儒百口莫辩,就这么成了您的人了!”

        木掌柜这么说,是为了让吕庆喜帮张志儒。

        没有吕庆喜帮忙,就算有这书,用处也不大!

        此外,张知府被人误以为是吕庆喜的人,他们再运作运作……吕庆喜说不定能借此改善名声,收拢一批读书人!

        她想对付晋王,只能靠吕庆喜。

        “好主意!”吕庆喜一想到张志儒明明很讨厌自己,却被所有人都误以为是自己的人,就一阵暗爽。

        关键是这么处理之后……这功劳就到了他头上了!

        正好陛下补写了密旨……到时候他就跟人说他和张志儒的矛盾是装的,就为了借机贬张志儒的官,把张志儒送去禾兴府。

        张志儒去之前,他还求陛下写了一份让张志儒便宜行事的密旨!

        这么一来,张志儒就只是个帮他办事的了!

        还有这书……

        吕庆喜问常端:“这书是谁写的?”

        常端听到木掌柜说要让张知府吃个亏的时候,被吓了一跳,连连磕头求饶。

        但听到后来……这位木掌柜,好像是在帮张知府?

        现在听到吕庆喜的话,常端道:“千岁爷,我也不知道这书是谁写的,只知道是个游历路过临湖县的读书人所写。”

        黎青执不想让人知道这是他写的,他自然不能将之泄露出去!

        吕庆喜听到这话,又问:“那这是谁印的?”

        “回千岁爷,是小人找人印的。”

        吕庆喜一拍手,道:“这书是我让你印的,知道吗?你是我安排在临湖县的人,查探到临湖县情况之后,按照我的吩咐,千里迢迢印了这书送到京城……”

        吕庆喜说到这里,脸上带了点威胁。

        这功劳他要了!这人要是不听话,呵呵……

        “知道知道,这书就是千岁爷您让我印的,都是千岁爷您的主意!”常端立刻道。

        常端本人对吕庆喜没有偏见。

        吕庆喜是太监又怎么样?在他看来吕庆喜比晋王好多了!

        至少他没听人说吕庆喜残害百姓。

        外面的人说的最多的,还是吕庆喜独揽朝政,代替皇帝批奏折之类。

        而且……他想救下张知府,但他更想找晋王报仇。

        跟吕庆喜一番交流,常端已经发现了,吕庆喜很讨厌晋王。

        常端一直都是个能说会道的,脑子也活络,他朝着吕庆喜磕了一个头,对吕庆喜道:“千岁爷,娄家和晋王害我家破人亡,我父母妻子全死在娄家手上,自己也被卖到采石场,险些没命……千岁爷,我跟晋王有生死大仇,能为千岁爷效命,是我的福气!”

        吕庆喜起初以为常端是为了张知府来的,还想着他坑了张知府一把,这人说不定会恨他。

        毕竟那些读书人都挺在乎名声的,不想跟他这个阉人牵扯到一起。

        结果常端这么一说……原来这人跟晋王有仇!

        秒啊!

        吕庆喜亲自把常端扶起来,亲热地跟常端说话。

        常端就这么用短短一天的时间,三级跳成了吕庆喜的人。

        “你会点什么?”吕庆喜问常端。

        常端道:“千岁爷,小的祖上是御厨,开过酒楼。”

        “酒楼啊……正好我手底下有一个酒楼,就给了你吧!”吕庆喜道,又让木掌柜带着点常端。

        木掌柜欣然应允。

        常端像她一样,跟晋王有仇……她现在对常端充满好感。

        木掌柜让常端今天住她那里,明天先跟着她去认认人,后天再去接收那酒楼。

        常端又想跪下道谢。

        木掌柜扶住他:“都是为千岁爷办事的人,你可不用跪我!”

        跟常端聊过之后,吕庆喜连夜找来一些识字的人,开始抄那《沉冤录》。

        虽说他这边只有一套书,但多找一些人把书拆开了抄,一晚上过去,一套就能变成好几套了!

        他手底下有印书作坊,明儿个还能让印书作坊那边排版印刷。

        晋王的舅舅干了缺德事儿,他一定要帮着宣扬宣扬!

        吕庆喜虽是个阉人,但身体非常好,精力充沛。

        他忙忙碌碌干了不少事情,这一晚上都没睡多久,第二天却依然神采奕奕。

        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昨日被人送了《沉冤录》,或是捡到《沉冤录》的人,有些看完之后一夜未睡,觉得心里堵得慌,今天也就没什么精神。

        没想到普通百姓,竟然如此凄惨!

        那娄家简直不是人!

        普通人只是为故事中的人哭泣,一些想得深一些的人,却从这些故事里,看到了大齐的危机。

        比如说权贵圈地。

        那个举人开的学堂里学子不再讨论回祖籍参加科举的事情,而是说起了《沉冤录》来。

        “昨天我回家之后大哭一场,我祖父被吓了一跳,专程来看我,也因此看到了那书……我祖父屋里的油灯,昨天亮了一晚上。”

        “我把那书给我爹看了,他看的时候一直叹气。”

        “那乌四娘实在太惨!”

        “乌四娘?乌四娘是谁?”

        “我那书里没有乌四娘!”

        “我那书里也没有!”

        ……

        几人聊了聊,才发现他们拿到的书里的案子竟然完全不一样!

        那几本书的开头都是一样的,他们还以为内容也一样,没想到完全不同!

        所以……别人的书里都写了什么?他们想看!

        昨天在茶楼里聚会的那些读书人,今日又在茶楼相聚。

        “昨日那书,真是让人看得难受。”

        “看了这书,我才知道那些老百姓吃的都是什么。”

        “之前我还取笑有些人何不食肉糜,原来我也是。”

        “也不知道这书是谁写的!”

        “不管这书是谁写的,娄家和那严县令,当真该死!”

        “前几天京城铺天盖地,全是说张知府不好的……晋王当真是一手遮天。”

        “幸好张知府做事果断,出手砍了严县令还有娄家不少人,不然……有晋王在,娄家说不定会逍遥法外!”

        “这娄家圈地的事情……”

        ……

        聊着聊着,他们也发现每本书上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既如此……交换了看!

        莲花巷,昨日从乞儿手上接过书的两个官员带着书来到他们当值的地方。

        最近陛下身体不好,没有上早朝,但他们这些小官,还是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完。

        忙了一会儿……他们趁着没人,将手上的书扔出去。

        不久之后,就有人看到了那两本书:“咦?这是哪来的书?怎么这么丑?”

        好奇过后,这些人翻开书看起来……

        与此同时,冯大依然在送书。

        他来到一个酒楼,正物色合适的人想要送书,突然听到酒楼的说书先生开口:“诸位,这人世间,总有一些人命途多舛,今日我便给你们讲一讲那乌四娘的故事……”

        冯大愣住。

        乌四娘,这不就是《沉冤录》里的一个人吗?

        而他刚想到这一点,就见那说书先生拿出一些纸张,开始读《沉冤录》里乌四娘的故事。

        冯大被惊住,没想到这么快,竟然就有人在酒楼里读黎青执写的案子了!

        他又惊又喜,连忙找了店小二,拿出五本书来,让店小二交给说书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