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废品收购站
书名: 司礼监 作者: 傲骨铁心 分类: 穿越

        

        西线战事正酣,东线却异常安静。

        安静的背后,却酝酿着一场暴风雨。

        镶白旗数千人马早已集结,这些饿着肚子的女真儿郎正在等着他们旗主三阿哥的一道军令。

        然而,这道军令始终未曾下达。

        因为,对面的明军丝毫没有调往西线增援的迹象。

        “三阿哥放心,大贝勒一定会带人打进来的。”

        冷格里也不知道这话是安慰阿拜还是安慰自己,虽然他竭力使自己相信大贝勒一定会率领正白旗的勇士攻进来救他们,但是他们站在这里已经等了一上午,却还是没有看到明军的防线有半点松动。

        这意味着,正白旗并没有突破西线的明军。

        从远处传来的声势判断,阿拜相信大哥禇英这一次真的是竭尽全力了!然而越是如此,就越让阿拜心凉。

        他知道,如果远处的声音突然停止,他将再也回不到黑图阿拉,再也看不到他的阿玛了。

        ..........

        尚可进和萧伯芝他们已经是第四次爬上了望台观察对明金军的动向,但自始至终,镶白旗都没有动静。

        “阿拜连这点勇气都没有,难怪到现在也还是个阿哥,连个贝勒都混不上。”萧伯芝一边走下了望台一边随口说道。

        “他不是不想攻过来,他是没法子攻过来啊,萧都督。”尚可进笑着说道。

        “西边打的热火朝天,公公偏让咱们在这里闲着无事,也不知怎么想的。”杨寰可是不甘心呆在东线和对面的黄牙辫子大眼瞪小眼的。

        “公公亲自在西线坐镇,要你这番子去做什么?”

        战斗结下的生死友谊让萧伯芝一改从前对厂卫的负面看法,对杨寰这个东厂出来的家伙很是随和,也很看重。

        带兵的人,好的就是不怕死的。

        当年他萧伯芝能和王维栋一起成为恩主杨镐的亲信,靠的不就是他二人在朝鲜时敢打敢拼么。

        “对了,杨兄弟,那个许显纯是什么来头,魏公公挺器重他的嘛。”萧伯芝问了一句。

        尚可进道:“听说是武进士,从前在宣大呆过几年。”

        “武进士?”

        萧伯芝点了点头,这年头武进士再是不如文进士值钱,那也是保家卫**人的骄傲。

        “人可不单是武进士,人还是皇亲国戚呢。”

        杨寰嘿嘿一笑,将许显纯的祖母是世宗皇帝女儿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是圣上的表侄,难怪魏公公如此看重他。”萧伯芝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

        “倒也不单是如此,我听学文说魏公公从前未入宫时就和许显纯认识了,并且这人不单单是靠着身份得公公器重,本身还是有些本事的。”

        尚可进指了指前进由民夫构建而成的防御体系,告诉萧伯芝这些都是由许显纯组织施工的,并且后勤营务这一块也一直是他在抓。

        “如此说来,倒真是个可造之材。”

        萧伯芝哈哈一笑,他没有妒忌许显纯的意思,因为魏公公已经许了他一个都督衔,只待此战结束便上奏天子请功,届时就算那许显纯是皇帝的大表侄,又哪里能盖得过他萧都督呢。

        尚可进那边挥手召来一直垂手伺立在一侧的大明建州忠勇护国还乡勇士团的团长范浑,问他道:“你这边办得如何了?”

        “回将军话,”

        范浑小步上前,满脸带笑,“奴才幸不辱命,近日已接洽牛录两人,壮大、什得拔七人,这些人都希望能够早日弃暗投明,重回祖国怀抱!”

        “噢,是么?”

        一听对方都接触了这么多军官,尚可进很是满意,当场赞了几句。

        杨寰走了过来却道:“你也不要光想着劝降那些当官的,下面的建奴披甲人也要多派人接触,魏公公一直强调思想工作要从基层抓起,知道吗!”

        “是,是,奴才明白,奴才明白!”

        范浑不住点头。

        ...........

        安平河边茂密的芦苇丛中,托福他们已经等了快半个时辰了,他很担心久久不归会被人发现。

        就在众人快要等不下去时,江面上终是划来了两艘渔船。

        船上的明军军官叉着腰,喝问道:“你们是哪部分的!”

        “回老爷们话,奴才们是第五甲喇的。”托福探出脑袋恭声道。

        “噢,原来是范团长的部下。”

        船上的明军军官听说托福他们是第五甲喇的,神色明显缓和下来,挥手示意船人靠上去。

        “东西带来了吗?”

        船一靠岸,那带队的明军军官就跳了下来,一点也不担心会被托福他们擒杀,看样子他也不是第一次和金兵打交道了。

        “带来了,带来了!”

        托福一边点头一边让身后的同伴将东西抱了出来,却是三大捆兵器。一捆是长刀,一捆是长矛,还有一捆则是箭枝。

        “吆喝,东西还不少嘛。”

        那明军军官一抬手,顿时就有两个部下扛着一杆大秤杆子从船上下来,其中一个士兵手里还拎着个大铁砣。

        二人下船之后便熟练的用秤钩子把东西吊了起来,然后抬在肩上慢慢的挪动秤砣,直到两边保持水平,再将重量记了下来。之后又继续去秤其余两捆。

        托福等金兵则紧张兮兮的站在边上死盯着秤看,唯恐明军动什么小手脚克扣了他们的斤重。

        “放心,咱们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不会贪了你们的。”那明军军官见怪不怪。

        “是,是。”

        托福谄笑点头。

        三捆秤完后,明军给报数:“队长,一共148斤!”

        “记下来。”

        明军军官回首吩咐船上的人,“给他们东西。”

        船上的明军立马拎了两袋米在船头接给早就等着的金兵。

        这两袋米大概只有五十斤左右的份量,相比那148斤重的兵器,托福寻思着也太亏了,所以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老爷,这米也太少了点,是不是再给点?”

        “这是上面给定的,不是我说给就给的...你要觉得少可以,兵器你带回去,粮食我拿走。”

        明军军官一口回绝。

        托福脸色讪讪,却是不敢说不要,因为这两袋米可是他们这些第五甲喇第二牛录残兵的救命粮。

        五十斤是少,不够大伙吃的,但总能让大家伙撑上一天吧。

        “行了,回吧,真别嫌少,再过两年,恐怕这些东西连一袋米都换不了呢。”那明军军官说着就上了船。

        临走前给托福他们又摞了一句话:“你们啊回去好好想想,给奴尔哈赤卖命值得么?都是有老有小的,你们难道就真想死在这鬼地方不成?”

        跟这番话对应的是远处传来的喊杀声,只是那喊杀声却是越来越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