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书名: 福运娘子美又娇 作者: 肤白如雪 分类: 穿越

        第691章 母代子受

        柳三娘看向胡玉轻声道:“会死。”

        夏宏锦身上的阴寒孽,被强行转走,夏宏锦好起来,但淑妃却会很快死去,她承受不住。

        胡玉眼圈红了:“一命换一命,这样的傻事,大约只有当娘的才会做吧,我好想我娘啊。”

        胡玉心里堵堵的,淑妃让她想起了她的娘。

        胡秋水当时以为自己要死在渡劫之中,将内丹都给了她,虽然最后也飞升了,可如果她不能成功渡劫飞升,那她和胡秋水就再也不能见面。

        胡玉情绪低落,柳元元皱了皱眉头道:“你要是能好好修炼,也就不辜负你娘,但你要是自甘堕落了,呵呵呵……你娘要是知道,估计能气的拍死你。”

        胡玉看着柳元元,瞬间就被挑了怒火:“柳元元,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心里满满的感动,瞬间就没了,虽然柳元元说的都对,但就是好气啊,这道理她能不懂吗??

        柳元元冷冷的看着胡玉:“神经病。”

        柳元元没法理解这些情感,哪怕她知道这些情感,但她不会为此感动,她觉得只有变得更好,才能不辜负这情。

        狐门的死穴就是多情,胡玉若不能断了这念头,迟早就要栽,胡秋水的苦心就会被白费。

        而她不想胡秋水的苦心白费了。

        柳元元转身走了,胡玉气鼓鼓的跟上去:“你这个冷血动物,你给我说清楚!”

        柳元元冷淡的看着胡玉:“无聊。”

        柳三娘已经见怪不怪,就算柳元元和胡玉打起来,她都不会觉得奇怪,习惯了。

        黑将军趴在她身边,柳三娘喜欢极了,一下一下的给黑将军顺毛,时间过的真快。

        楚砚从厨房端出一叠红豆糕,为柳三娘泡了一壶清茶,柳三娘拿着吃了一块:“好吃。”

        楚砚眼眸温柔:“吃完。”

        柳三娘点头,喝着茶慢慢的吃着,就当吃午茶了。

        她给了淑妃选择,如果淑妃不够坚定,那自然触动不了那一股力量,这是天给淑妃的机会。

        母代子受,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淑妃和夏宏锦回到了皇宫,送夏宏锦回了房,淑妃亲自扶着夏宏锦睡下。

        夏宏锦脸色苍白:“母妃,你快去喝点参汤暖暖身子吧。”

        他这身体,跟冰块似的,扶着一个冰块走这么长一段路,只怕手都冻的没知觉了。

        淑妃眼里有着泪意:“锦儿,母妃不要紧的,你好好睡,母后想好好看看你。”

        夏宏锦本想再坚持一下,但他实在是坚持不住,眼睛都不想睁开,很快就睡了。

        淑妃缓缓落泪,她的儿子,越来越像个冰人,冒着寒气,她的心也一点一点的揪紧,她的心当然是坚定的,她当然希望她的锦儿能好起来。

        淑妃过了好一会才离开,宫人们低着头恭送她离去,淑妃顿住脚步冷道:“好生伺候二皇子,如有怠慢,本宫饶不了你们。”

        宫人们连忙跪下应声:“娘娘放心,奴才一定会好好伺候二皇子的。”

        淑妃头也不回的离开,她回到玉漱宫,便让宫女去传话请夏炳光过来。

        淑妃便是布好了一桌子的好菜等着夏炳光到来。

        夜幕一点点降临,夏炳光处理完了奏折便去了玉漱宫,夏炳光走进玉漱宫,发现是经过精心布置的,他心里有点复杂。

        淑妃盛装打扮,没有年轻时候的花容月貌了,脸上也有遮挡不住的细纹,眼里,也有了岁月沉淀其中的故事。

        见了夏炳光,淑妃已经缓缓起身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夏炳光轻轻扶了一下:“爱妃不必多礼。”

        两人入座,淑妃挥退了宫女,夏炳光也挥了挥手,让贴身跟随的太监都退了下去,淑妃有话要对他说,这点面子,他自然要给。

        淑妃温婉一笑:“谢谢皇上如此贴心。”

        夏炳光也浅浅一笑:“爱妃有什么话就说吧,现四下无人,无论你说什么,也都只有你我知道。”

        淑妃望着夏炳光,眼里有了泪光:“皇上,我今日带锦儿去看病了。”

        夏炳光怔了怔:“大夫怎么说的,锦儿的病怎么样了?”

        想起这几个儿子,夏炳光心中都有亏欠,枕边皇后早就换了人,他却从来不知道,几个儿子之中,夏宏锦是最让他亏欠的。

        常年卧病在床,身子骨不好,连这四季风光都不知是什么滋味,想着,心中就被浓浓愧疚笼罩。

        淑妃作为夏宏锦的生母,是皇后一派,这段时间只怕是更痛苦吧。

        淑妃泪水滑落脸颊,嘴角却微微抿出一个笑意轻声:“我今天去见了柳姑娘,请她帮忙看了锦儿的病。”

        夏炳光忙问:“怎么样?能治吗?如果是需要什么名药,朕就是寻遍天下,也会给锦儿寻来。”

        淑妃看着夏炳光认真的道:“只要一味药,可却是极致难寻,外人是无论如何都寻不来的。”

        夏炳光拧眉,这是什么药,怎么会这么难寻?

        淑妃一字一句的说:“这一味药,就是我的心。”

        夏炳光惊的说不出话,他看着淑妃带着泪意的脸庞,眼中说出这话的坚定,他就懂,他懂她的救子之心。

        “爱妃,是朕对不起你。”

        夏炳光心情有些沉重和难受。

        淑妃微微笑了笑:“皇上,臣妾进宫也这么多年了,臣妾没本事,没能为皇上开枝散叶,连唯一的儿子,都护不好。”

        “我能救锦儿,我也愿意一名换一命,只是锦儿以后就是没娘的孩子了。”

        淑妃看着夏炳光,泪水像是断线的珍珠,一滴一滴的落下。

        夏炳光看着淑妃落泪,忍不住上前拥她人怀:“莫愁,他还有爹在。”

        淑妃轻轻抓住夏炳光的衣襟:“锦儿一生比那笼中鸟还难过,他若能好起来,我也不想他被困在这里,我希望锦儿做个无拘无束的人,好好看看这夏朝风光,臣妾请皇上来,是希望皇上您能给锦儿封地,让他有个后盾。”

        “臣妾知道,这要求并不合理,锦儿无功无名,也不到封地的时候,可臣妾看不到了。”

        淑妃轻声泣说,一字一句都入了夏炳光的心。

        第692章 母代子受2

        封地,要么有重大功名在身,要么就只能是一代帝王退位后,夏炳光身体还好,淑妃提出这个要求,的确是不符合常理。

        但它符合情理。

        夏炳光看着淑妃的泪水,他抬手轻轻擦去:“朕答应你,幸苦你了。”

        淑妃要一命换一命,这是她交代的身后事,夏炳光怎么可能不答应。

        淑妃保住的,是他的子嗣血脉。

        他做的,只不过是把本该属于夏宏锦的,提前给他而已。

        淑妃露出笑意:“臣妾谢谢皇上,臣妾也会嘱咐锦儿,好生孝顺皇上的。”

        夏炳光点点头:“朕都等着呢。”

        淑妃给夏炳光倒酒,布菜。

        夏炳光慢慢的吃着,他的视线,,今晚只专注淑妃一个人,看着淑妃的模样,心中有了浓浓的不舍。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吃完饭,淑妃就起身恭送:“妾身恭送皇上。”

        夏炳光缓缓的走出玉漱宫,他从未有过如此感觉,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老了。

        曾经恩爱的点滴,都渐渐的浮上了脑海之中,一路回到御书房,他写下了圣旨。

        淑妃在夏炳光走后,也沐浴更衣,脱下华服,摘下步摇金钗,穿着素衣,一根布带束发,静静的上床入睡。

        她手心似乎有一股暖意,随着她心中所想,渐渐的涌向她的心头,如果这是上天给她的机会,她又怎么可能不抓住呢。

        她的锦儿,受苦了这么久,也够了。

        她不像是贤妃那么聪慧,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孩子护住。

        也不像是德妃,能察觉到皇后的不善,将孩子送出宫去。

        她就像是个傻子,一直被蒙骗,等到真相大白了,她才知道真相,可这个时候,什么都已经晚了,她能为锦儿做的,也只有这一件事。

        她愿意倾尽所有,来换。

        那一股暖意,已经汇聚在她的心头上,然后慢慢的,流向了全身经络之中,让她整个人都暖暖的。

        但渐渐的,一股寒意,开始游走在她全身。

        很冷,这一股冷,好似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盖多少被子都不够,淑妃在床上冷的牙齿打颤,但她脸上却是带着笑意的,她成功了吧。

        天亮了,淑妃觉得自己哈一口气都会结冰,她穿上了冬衣,虽然并没有什么用。

        淑妃打着寒颤:“去看看锦儿。”

        侍女见她这样,不由担忧的道:“娘娘,要不宣太医来看看吧。”

        淑妃摇摇头:“不用了,先去看看锦儿。”

        她迫切的想要看看夏宏锦是不是好了,这样,她才能安心。

        夏宏锦比以往醒来的要早一些,他眼神有些发呆,厚厚的被子紧紧裹住,他只有一个头露在外面,他的眼里渐渐的有了泪,身子微微发颤。

        他的额头,有了细密的汗珠,这是热。

        热的让他有些难受,可他却像是获得了至宝一样,珍惜这一刻的感受。

        他从没觉得这么热过,被子,炭火,都有了温度,让他感受到了。

        他也从来没有这么精神过。

        外面有声音传来:“二皇子还未醒来,娘娘要不再等等吧。”

        “不了,本宫现在就要看锦儿,本宫自己进去就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