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了丁原,杨雷跟着吕布回到府中。一路上,两人面色沉重,皆在默默想着心事,毕竟,胡人也不是吃素的。进了书房,二人默默相对。案几之上摆好了并州地图,二人皆是紧紧盯着那个点,朔方。
天色渐晚,室内光线已经模糊了,吕布起身将灯点亮。转身对杨雷道:“此次攻取朔方,贤弟有何妙计啊?”
杨雷苦笑一声:“兄长高看雷了。朔方所占乃是水草丰茂之地,羌人久居此地,欲占朔方,必安羌胡,不然,终究一场画饼而已。”
“然也。”吕布抚掌赞道,“占朔方,对于你我而言不过反掌之劳。难就难在要久居此地,抵御周边胡人。若羌人可用,则大事成矣,若不然,终是白费力气。”
“朝廷轻慢羌人,已非一日,且亦有匈奴鲜卑杂居此处,环境复杂。然朔方乃战略要地,欲取云中,击胡人,必以朔方为根本之地。”杨雷接道,又是苦笑,“兄长,丁刺史给了我们一块烫手的山芋啊。”
吕布一声长笑:“方才在刺史府,贤弟可是意气奋发的很呢。”
“兄长说笑了。若是你我不显的强势一些,刺史大人岂能痛下决心,挥军收复二郡。”杨雷不动声色道。
吕布点点头:“此言甚是。既然必取朔方,贤弟以为多少兵马可动?”
杨雷微微一笑道:“羌胡部落加上匈奴鲜卑胡人亦不过数十万众,汉人百姓亦有数十万。若仅取朔方城,五千骑军足以。若守朔方并作为进取胡人之根本之地,自是多多益善,然不得低于五万大军,否则,不足以压制朔方郡胡人的气焰。”
吕布有些吃惊,道:“对于守城之数,兄甚赞同。然贤弟方说以五千军马取朔方,吾以为太过矣。朔方守军恐怕有万余,羌胡部落首领虽然不居于城内,然各部落亦有兵马驻守。贤弟可要三思。”
杨雷嘿嘿一乐,道:“兄长若不信,待来日取朔方,你且看我大军行事。”
吕布点点头,道:“贤弟既如此说,愚兄愿为贤弟压阵。”杨雷一笑,心里暗想,我有史阿这群经过自己特训的三国特种兵,上个城墙,开个城门实在是小菜一碟。只要开了城门,哼哼,他就是有两万军马驻守,恐怕也不够我杀的。念及此,杨雷向吕布道:“不知兄长欲与何时兴兵?”
吕布想了想,道:“明年初夏如何?”
杨雷一愣:“何如此之晚?”
吕布笑道:“且待百姓春耕完毕。”
杨雷笑道:“待到那时,恐胡人军马来援,吾等危矣。且大军行进,不免践踏农田。不若初春之时,你我率骑军突袭朔方,大队人马从后跟进,一战取朔方。此时黄河解冻,可阻鲜卑匈奴援军。朔方羌胡汉民杂居,吾等得城即布告本郡属地,及时春耕。羌胡汉人,不许互相欺压。兄长看如何?”
吕布一笑:“甚好。不过,取朔方后定要以刺史名义请羌胡部落首领相商,不然,羌胡必叛。”
杨雷抚掌赞道:“兄长高见。”
吕布笑道:“既然如此。吾等从何处行军?”
杨雷一笑:“既然打,就玩个大的。”食指点在上郡。
吕布惊道:“莫非贤弟要一战定羌胡?”
杨雷笑道:“然也。兄长屯兵西河,一战定上郡,得手之后,奔长城直插朔方。吾所部从桑乾马邑出,直奔朔方。两路夹击,取朔方反手之事。然兄长不得不当心上郡夺而复失啊。”
吕布仔细看了看地图,良久道:“贤弟,依吾看,不若遣一军马取上郡固守,必引羌胡注意。吾自带兵奔朔方如何?”
杨雷一听,大喜,连声道:“大善。然不知何人能守此城?”
吕布一笑:“吾部下高顺,当可当此重任。”
杨雷一拍脑门,是啊,有了高顺还愁攻不下上郡,守不住城。两人商议完毕,早有下人过来相请,准备开宴了。宴席之上,众人又是不免一番痛饮。
翌日清晨,杨雷率众人回马邑。吕布亲率高顺送至城门口。
一路无言,到的马邑,早有探马报于张辽赵云,二人来至大堂之上,且见众人皆已落座,俱是默默不语,显然是在等待他们。二人冲杨雷施礼,杨雷一摆手,叫他们快快入座。待二人坐定,杨雷肃声道:“今奉刺史大人将令,欲出兵收复朔方,诸君以为如何?”
话音一落,同时响起两个声音:“云(辽)愿为前部。”众人一看,却见赵云张辽同时挺直腰身,拱手请命。杨雷一看,心里高兴,呵呵笑道:“二位且不要急。此次取朔方,吾与吕将军计议已定。待到初春时,晋阳自有人前来联系进军时间。现在,请诸位辛苦练兵,以待来日大战。”众将闻此言,齐齐应诺。
一转眼,新年又到了,众人高高兴兴地过了个年。元宵佳节,晋阳来客,拜见杨雷后,掏出公文,乃是吕布欲在正月底过黄河,取上郡,共七万大军,骑兵三万,步兵四万,预计于二月初八之前至朔方,令杨雷在此之前必须过黄河,至朔方合兵一处,攻击此城。
杨雷看罢,微微一笑,吕布还是不相信自己五千人就能取朔方啊。遂告知来使,必在所约日期之前赶到朔方。
二月初三,杨雷已经悄悄领着五千军马渡过黄河,向着朔方急行。与此同时,吕布的骑兵已经过了长城,三万铁骑,浩浩荡荡直插朔方。羌胡部落接到并州刺史丁原发兵攻打上郡的消息时,高顺领着四万步兵已经攻占上郡,正在修理城墙,做好羌胡来攻的准备。丁原亦指挥大军屯兵西河,随时支援高顺。一场河套平原,牧马之地的争夺战,大幕已经拉开了。